文明城区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“幸福接力”,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区是我们的目标。区委宣传部(区文明办)推出《走社区·看新貌》专栏报道,通过展示社区的亮点做法,交流社区“小变化”点亮居民“大幸福”的探索实践,带动引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行动走深走实。本系列专栏今日推出第三十九期。
随着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区行动持续推进,西城区多个社区的文明创建成果持续呈现,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了,幸福笑脸多了……
金融街街道教育部社区
(资料图)
非机动车停车有位 文明到位
“张叔,这是非机动车停放区,里面有电动车充电桩,方便居民安全充电,请您将自行车按规定停放,不占用充电桩……”在金融街街道教育部小区内,社工巡视时发现居民非机动车停放不规范的,都会及时上前提醒,这是教育部社区非机动车停放治理行动之一。
“教育部小区是老小区,常住居民300多户,因为小区地上空间不足,非机动车停放问题凸显。”教育部社区党委书记崔静介绍说,针对非机动车停放混乱现象以及飞线充电等问题,社区在调研问需的基础上,在金融街街道支持下,推进“微改造”,本着“便利居民 节省空间”的原则,成功安装了5处电动车充电桩共90个充电口,守护居民安全,方便居民充电。
对于街道与社区的惠民行动,居民纷纷点赞。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,几处配备了充电桩的停放区,有自行车长期在充电桩接口处放置,不仅占用空间,更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率。针对此问题,教育部社区联合小区物业,在听民意、解民需的基础上,帮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“分家”。
首先,对非机动车数量进行了再次盘点,了解停放需求与空间缺口;其次,结合前期非机动车停放位置和居民停车习惯的走访调研结果,按照“不得占用绿化带、堵塞消防通道”的要求,遵循“合理布局、规范停放、方便居民”的原则,在楼前空地进行了停车点定位,重新划定停车线,设置清晰醒目的分类停放标志,有针对性地施划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区,更新了自行车停放区18处,保障院内非机动车都有位可停;开展“僵尸自行车、电动车”兑换生活用品活动,最大限度地减少存量。同时通过张贴通知、微信群动员、楼门长劝导、集中宣传、志愿者带动等方式,宣传“停车入位、管理规范、文明停放”的文明理念,引导大家将非机动车分类、文明停放。
自行车有了专属停放区,充电桩前干干净净“虚位以待”,小区内环境秩序稳步提升。崔静介绍说,接下来,教育部社区与物业还将携手联动,加强巡视、引导以及协调摆放,让非机动车摆放“守规矩”。同时,发动志愿者、在职党员等多方力量互相监督,推进非机动车停到“位”,让文明幸福生活更到位。
什刹海街道西什库社区
齐抓共管换新颜
盛夏时节,西什库26号院里600株月季花增色添彩,社区居民孙淑凤感叹道:“这多好啊,院里环境一下就变好了,看着就心里舒坦。”
西什库26号院焕发新活力,是什刹海街道西什库社区创城行动成果的典型代表。西什库社区党委书记曹嵬青介绍说,西什库社区的特点是楼房小区多,平房院落少,小区公共绿地、楼道、车棚都曾堆物堆料,生活垃圾不及时清理造成的积存,均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宜居度、舒适度。针对此类问题,社区联合什刹海街道城管、消防、精细化队伍等专业力量,动员社区居民、志愿者、楼门长和地区单位共同加入到文明城区创建队伍中来,共商一盘棋,形成推进社区治理和文明创建行动的合力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。
“社区每周召开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碰头会,针对创城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,大家共议共商、分配任务、逐步推进,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创城行动。同时,积极复盘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,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整体有序推进奠定基础。”曹嵬青说,创城行动中,社区对西什库大街19号院、26号院、37号院、真如镜胡同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整治。
西什库26号院环境整治前,社区先统筹力量进行彻底清理,把小区干净整洁的底色亮出来,并号召动员每一位居民行动起来,大家共同治理、共同爱护。公共绿地需要补绿增绿,社区通过街道城管部门为26号院申请了绿植白杨,区园林局还为小区赞助了600株月季。绿植入院,26号院居民代表与社区、物业人员充分沟通,就花卉如何栽种、管理、养护达成一致意见。翻地、整地后,社区、物业和居民一起种下了美丽的月季花。
在西什库大街19号院、37号院等小区,社区均着力推进小区公共空间的清理,随后因地制宜进行补绿增绿,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曹嵬青说,齐抓共管的创城行动,改善了社区环境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创城成果。与此同时,文明创建行动也就能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,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。
展览路街道扣钟社区
整治“硬设施” 提升“软环境”
持续推进的创城行动中,展览路街道扣钟社区“硬设施”和“软环境”同时发力,整治环境、修复道路、完善设施、组建社团队伍、拓展活动场地,让居民生活环境品质得到了提升。
“扣钟社区是老旧小区,面临着多方面的环境提升问题:院门无保安值守,道路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,社区居委会办公面积有限,居民文艺团体活动场地严重受限。”扣钟社区党委书记任芮彤介绍说,针对这些问题,扣钟社区组建了一支“创城小组”对问题逐一进行梳理,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协调多方资源,制定可行性解决方案,不断跟进工作计划,及时调整方案,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。
因院门无保安值守,导致乱贴“小广告”多。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各楼内外勘查后,进行铲除、清理,推动社区环境慢慢变得清爽起来。为了巩固清理成效,社区坚持长效管理机制,组织党员志愿者建立巡逻队,采取定巡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。
针对部分地砖老化、破损导致的路面坑洼现象,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筹措多方资源,先后联系了小区物业、街道办事处、城市管理部门等,共同协作为小区重新铺设了新砖,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。
针对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有限的情况,社区迎难而上解决问题,并且满足居民对社团活动的需求。以创建文明城区、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,社区通过走访调研,倾听居民需求并挖掘社区内的文艺骨干,利用最短时间组建了三支文艺团体队伍。社区还多次开展统筹谋划会议,挖掘社区本身资源,同时向外扩展渠道。通过与辖区单位共建的方式,为居民开设活动场地,并与周边三个社区合作共享活动场地。与此同时,社区积极鼓励各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,沟通进展,通过文体活动助力增加社区活力。“社区不断克服困难,努力为居民营造丰富的文艺生活气息,这一系列举动,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。”芮彤说。
下一步,扣钟社区将继续全力改善人居环境,不断提升居民精神文明建设,使文明创建工作赢得更多居民的肯定,争取更多居民的参与。
来源: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(区文明办)
关键词: